课程改革立潮头 课堂教学探新路
高中部举办“新课程,新课堂”第二阶段展示观摩活动
为践行学校提出的“四个高地建设”的思想,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理念、完善课程体系,推动有效教学,夯实教学基础,营造教学教研的良好氛围,特别是展示高中部在课程建设以及课堂教学上的探索和改革的成果,10月19日,高中部举行了“新课程,新课堂”展示观摩暨深圳实验广州二中同课异构教研活动。集团各部相关学科教师六十余人,总部教育教学部、高中部领导全程观摩了此项活动。
本次“新课程”展示活动,主要向来宾展示了科技创新实践课程体系、人文素养课程体系、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体系、体育文化实践课程体系。
科技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涵盖如《算法与程序设计实践指导书》《APP Inventor创意设计与实现》《Arduino项目制作与程序设计》《创客》《无人机》《3D打印》《机器人》《生物工程》《人工智能与电子技术》《理化生探究实验》《数学实验》等课程。
人文素养课程体系涵盖了如《古代诗歌》《风土中国》《法语入门》《书法艺术》《插画漫画》《儒家文化和道家精神》《古琴与古诗词》《古代诗歌与发展》《风土中国》《书法艺术》《戏剧表演》《合唱艺术》《中国舞表演》《影视制作》等课程。
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课程体系有著名心理学专家王守莉老师开设的“满满正能量,伴我青春行”心理学拓展课程,高中部心理学教师刘蒙老师的“心灵成长营”等课程。体育文化实践课程体系涵盖了足球、篮球、排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八段锦、跆拳道、健美、瑜伽等课程。
通过“新课程.新课堂”观摩活动,进一步探索高中部课程建设,特别是开发一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、促进学生多元发展、注重学生实践体验的课程。以期逐步开发和丰富高中部校本课程的内容体系,以期在知识性、思想性、科学性、趣味性等方面有所突破,在研究、指导、实施、管理和评价等方面有所突破。
“新课堂”展示,以高中部与广州二中举行的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为载体。集中展示了高中部在进一步转变高中部的课堂教学观念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、探索有效教学途径方面的成果。对于课堂展示,理念上,体现课程改革精神,体现“民主、和谐、互动”的师生观;教法上,鼓励学生多提问,不能只会答不会问,注重思维方法的培养与思维能力的提升,特别是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;目标上,实现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统一的“三维目标”。
整个展示活动共展示了涵盖所有学科共23节课。每位教师在课前都做了精心准备,比如搜集大量的资料,制作精美的课件,阅读有关的知识、课堂问题预设,课后的拓展。对教材的把握有其独到之处能抓住题眼,一步一步地的深入文本。
听课老师在听课过程中,不仅能认真去听、去想、去感悟,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,置身于课堂中,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。在课后的互动评课环节,全体教师对同课异构教学课从教材处理、教法选择、师生互动、组织形式、语言的逻辑性与严谨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。
“你有一个苹果,我有一个苹果,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;你有一种思想,我有一种思想,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。”这就是“同课异构”的教研理念。这种教研形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,可以长善救失,取长补短。“同课异构”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。古人云“教学相长”,老师们在教授课程时,通过观摩其他教师不同的教学方式,群策群力,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,难点问题,探讨教学的艺术,交流彼此的经验,共享成功的喜悦。
通过本次“同课异构”的研讨活动,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,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,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。通过这样的活动,使教师在不断地思想碰撞中,激发出创新的火花,达成最优化的教学共识,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。这种多层面,全方位的合作、探讨,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,相信在今后的不断探索和进取中,我校的教学质量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。
课程是办学之基、育人之本、课改之源。学校应该让学生多做一些离人生美好和灵性自由生长更近的功课。
实验学校高中部作为国家级示范高中,理应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,认真做好课程建设,特别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,给学生更多的选择,真正落实“健全人格教育”的办学理念,培养出一批批“人格健全、学业进步、特长明显、和谐发展”的实验人。
自2009年起,我校就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尝试。我们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、办学特色、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,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内、外教育资源,积极开发了涵盖科技创新实践、信息技术、科学、人文素养、艺术修养、身心素质、学科竞赛、体育文化等八大类90余门校本课程,凸显高中部科技创新实践、人文素养培养与生涯发展规划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设计理念。
最好的教育是让学生有选择的教育;最好的课程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课程;最好的课堂是能够让每一位孩子得到思维提升的课堂。改革,我们永远在路上!(文/徐尤清 谢瑞钿 图/教务处)